【光明論壇】從用電量增長看我國經濟向好、向綠、向新而行
作者:趙恒春(河北省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)
近日,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,2024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達98521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6.8%,表明我國經濟活力持續釋放。需注意的是,此前國家統計局經初步核算顯示,202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.9萬億元,按不變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5.0%。經對比可發現,2024年用電量增速明顯超過了經濟增速。用電量作為反映經濟增長的“晴雨表”,為何兩者之間出現明顯溫差?這一現象反映出經濟運行的什么新特征和新趨勢?
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4年第二產業全年用電量6.39萬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5.1%。其中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2024年用電量同比增長10.3%,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四個行業用電量增速超過10%,尤其是交通、工業和建筑等領域貢獻突出。如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爆發式增長,截至2024年底全國保有量達3140萬輛,充電需求不斷加大,成為電力消費的新增長點。工業領域“以電代煤、以電代油”項目持續落地,傳統高耗能產業改造升級,為用電量增長注入新動力。第三產業用電量1.83萬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9.9%,也離不開數字經濟的深入推進。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新興行業發展迅猛,大數據中心、5G基站及人工智能模型訓練等高耗電產業發展不斷加快,導致用電量持續攀升。用電結構的新變化、電力消費的新場景,折射出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、傳統產業加速升級及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,是我國經濟向好、向綠、向新的生動注腳。
經濟的持續向好也為就業市場帶來積極連鎖反應。日前,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,2024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1256萬人,成功實現全年“1200萬人以上”的城鎮新增就業目標。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.1%,低于5.5%左右的預期目標,這是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民生的直接體現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,以智能制造產業為例,其涵蓋工業機器人研發、智能裝備制造、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等多個領域,對機械工程師、電氣工程師、軟件工程師等的需求極為旺盛。不同專業背景的勞動者在這一領域都可施展才華,并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。為鞏固這一良好態勢,可從以下層面持續發力:
宏觀政策層面,深入推進“兩新”政策(即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)實施,通過推動設備制造、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、計算機通信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上下游產業同步發展。進一步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,對小微企業、科技創新企業等給予更多稅收優惠,減輕企業負擔,激發市場主體活力。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,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,確保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,維持較低的資金獲得成本,為企業融資和居民消費提供良好金融條件。
產業發展層面,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,鼓勵市場主體開展核心技術研發,提高自主創新能力,突破關鍵技術瓶頸,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。加強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,延長產業鏈條,推動制造業服務化、服務業制造化,培育新業態、新模式,提高產業附加值。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,合理規劃產業布局,引導產業向優勢區域集聚,充分發揮產業集群的輻射帶動作用,提高協同發展水平。
加速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,加大對太陽能、風能、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,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,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,減少碳排放,助力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推動經濟向綠發展。加強能源科技創新,推廣應用節能技術和設備,提高電網智能化水平,提升電力輸送和分配效率,降低能源消耗水平,夯實經濟發展硬件支撐。
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長及供需結構的優化是我國經濟持續向好、向綠、向新的積極信號。需抓住這一契機,采取有效措施強化“軟硬”環境,持續完善政策支持體系、推動產業升級、擴大消費需求、優化能源供應的時間和空間維度,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基礎。
關鍵詞:
責任編輯:孫知兵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。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如有問題,請聯系我們!
- 【光明論壇】從用電量增長看我國經濟向好、2025-01-28
- 財政政策向消費注入強勁動能2025-01-28
- 海南自貿港首票石化新材料加工增值業務落地2025-01-28
- (新春走基層)風從瓜州來 綠電通九州2025-01-28
- 海南自貿港實現“一站式”飛機維修 進境飛2025-01-28
- 廣西大藤峽船閘完成通航以來最長檢修 提前2025-01-28
- 大市場看中國年丨廣西:“年味”管夠 “砂2025-01-28
- 2024年中國民企投資信心明顯回暖2025-01-28
- 2024年中國消費品新增總量達近5年最高值2025-01-28
- 家政服務進入“爆單模式” 春節臨近你找到2025-01-28
- 竟有商品以次充好缺斤少兩?年貨節促銷活動2025-01-28
- 特色農產品等受追捧,北京年貨大集您逛了嗎2025-01-28
- 平臺價格“見人下菜”,“反向馴化大數據”2025-01-28
- 金蛇獻禮 麥卡倫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賀歲2025-01-28
- 一嗨租車踐行ESG理念 驅動綠色出行新變革2025-01-28
- 大家都在找的傳承,就藏在這部賀歲片里?2025-01-27
- 泰康財富迎新年:惠贏人生與鑫享世家助力幸2025-01-27
- “2025云南春晚”節目單出爐2025-01-27
- 公募基金四季報陸續發布 建信基金旗下43只2025-01-27
- 廊坊固安戶外用品產業帶推廣與展洽會舉辦2025-01-27
- 北京市春節景觀布置基本到位 26萬余件裝飾2025-01-27
- 第四屆中國建造匠心傳承致敬禮活動舉辦2025-01-27
- 美的置業2025業主春晚舉辦 百萬業主共同奔2025-01-27
- 招商蛇口北京公司厚植深耕 賦能城市向上2025-01-27
- 新一輪“以舊換新”啟動 節前消費增添熱度2025-01-27
- 洛天依:虛擬歌手唱響蛇年華彩樂章2025-01-27
- 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制造“亮麗名片”2025-01-27
- 工信部:將制定促進換電模式發展的指導意見2025-01-27
- 瞄準投保難題!我國首個新能源車險指導意見2025-01-27
- 半月收到20余份建店申請,經銷商投資人為何2025-01-27
精彩推薦
- 護航年末流動性 降準蓄勢待發
- 千億資金翻涌 信托公司能否成為綠色金...
- 市值管理新規推動估值重塑 央國企或成主導
- 央行連續操作注入流動性 降準預期再升溫
-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,以熱愛書...
-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“花樣”生活
- 南漳柑橘“致富經”:高山盆地“金果”...
- 市場監管總局: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...
-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
- “江南蔬菜之鄉”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...
- 襄陽牛肉面:“熱辣滾燙”顯“俠義”
- 【百萬莊小課堂】今天你emo了嗎?職場青...
-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...
-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...
-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